詳細介紹
黃河三角洲保護區總面積15.3萬公頃,其中核心區5.94萬公頃,緩沖區1.12萬公頃,實驗區8.24萬公頃。分兩部分:南部區域位于現行黃河入海口,面積10.45萬公頃;北部區域位于1976年改道后的黃河故道入海口,面積4.85萬公頃。是中國暖溫帶最年輕、最廣闊、保存最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同時,黃河攜帶大量泥沙在這里沉積,使這里成為共和國最年輕的土地。
區內共有野生動物1626種。共有鳥類3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丹頂鶴、東方白鸛等12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有大天鵝、灰鶴等51種,東方白鸛、丹頂鶴、黑嘴鷗等3種珍稀瀕危鳥類種群數量分別占全球的11.7%、15.2%和18.8%。每年遷徙經過的鳥類多達數百萬只,被國內外專家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
區內植物資源豐富,擁有植物393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277種。鹽地堿蓬、檉柳和羅布麻在自然保護區內廣泛分布,區內自然植被覆蓋率達55.1%,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
獨特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奇、特、曠、野、新”的美學特征,近年來,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越來越引起國內外濕地組織和專家的高度重視,在保護新生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先后被批準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東亞——澳洲涉禽保護區網絡”、“東北亞鶴類保護區網絡”,被國家列為濕地、水域生態系統16處具有國際意義的重要保護地點之一,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國家級示范自然保護區。先后被評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山東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山東省五星級科普教育基地”、“中國最美六大沼澤濕地”和“中國最美濕地”, 2013年被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秘書處批準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成為我省唯一的國際重要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