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 譽:
“中國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等榮譽
詳細介紹
1984年10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立,1985年3月動工建設,是全國首批14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先后榮膺“中國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示范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全國應急產業示范基地”、“國家火炬生物與新醫藥特色產業基地”、“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聯合國綠色工業園區”、全國首批“書香城市”等榮譽。現管轄面積357平方公里,總人口50.2萬人。
全區綜合實力日趨增強,經濟運行質量持續向好。區域年生產總值過千億元,工業主營業務收入4000多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近百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所占比重達到81.4%。
新一輪以開放和投資引領轉調的戰略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實現進出口1600多億元、其中出口870多億元。累計完成合同外資100多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近兩70億美元,引進落戶世界500強項目80個。期末實有市場主體4萬余家、工業企業2400余家,形成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兩大主導產業和汽車、手機、電腦、船舶、裝備制造等優勢產品集群,正在加快培育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光電三大新興產業。全區產值過千億元企業1戶、過百億元企業7戶、過十億元企業28戶,過億元企業122戶。
支持創新的市場化體系更加成熟,引領未來發展的新動能不斷增強。運用市場化手段參與和支持創新,“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推動、人才支撐”的創新培育體系更加完善。先后設立各類股權投資基金153支,資金總規模近900億元,占全市近80%;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20家;引進“千人計劃”41人,“萬人計劃”6人,“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37人。注重多元化搭建創新平臺,啟動中歐創業孵化園、業達智匯谷等一批創新載體建設,目前國家級創新平臺18個,涌現出HSP90α腫瘤檢測產品、等離子點火等一批世界級創新成果,其中HSP90α腫瘤檢測產品被列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基礎科學突破之一;216項發明專利填補國內空白或打破國外壟斷,113項技術成果屬國際首創或國際國內領先,10個科技產品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114個產品位居全球或全國前五。
濱海新區建設邁向更高層次,城市品質和社會文明持續提升。建區以來,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197.8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618.9億元。堅持以高層次規劃為引領,引進大品牌開發商、高資質施工隊伍參與城市開發建設,先后建成金沙灘公園、福萊山公園等標志性景觀和衡山路、長江路等商務功能區,擁有喜來登、希爾頓、萬豪等4家五星級酒店。全面啟動文明城市提升工程,以核心價值觀為統領,大力弘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全面提高市民素質;出臺14個行業領域文明示范標準,集中開展城區交通、臨街經營規范治理,城區環境秩序明顯改善。
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持續加大民生投入比重,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位居煙臺市首位。率先建立集政務服務、公共資源交易與政府社會責任考評為一體的政務服務中心,積極推廣并聯審批、網上審批、權力清單等制度,在全省首家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1行政質量管理體系“雙認證”。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將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為統領,以浦東、深圳、蘇州工業園區為標桿,繼續堅持“以工業化為基礎,以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為總方向”,強化創新、資本運營、改革開放三大關鍵,把科學合理的經濟結構和高端強勁的產業結構牢牢建立在科技創新為主導的基礎之上,對外開放建立在技術與資本密集為主導的基礎之上,培育具有區域核心競爭力的經濟和產業體系,持續推進文明城市提升工程,全面提升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水平,建設靚麗文明的濱海新區和煙臺現代化經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