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沂南縣雙堠鎮205國道西2.8公里處梭莊村
榮 譽:
省級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介紹
大青山,位于沂南縣西部雙堠鎮,蒙山山系南端,主峰海拔686.2米,山脈分水嶺南部屬費縣,北部是沂南。1941年秋,為粉碎日軍掃蕩沂蒙,魯中區將沂南縣青石區劃給費東縣作根據地。同年11月30日凌晨,中共山東分局、山東省戰工會、第115師一部及抗大一分校學員2000余人,在大青山地區遭日軍合擊,為掩護機關突圍,山東省戰工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陳明等高級干部及抗大一分校近300人壯烈犧牲。戰后,當地群眾收集烈士遺骸,安葬于此。1944年春,為紀念在大青山突圍中犧牲的烈士及其他犧牲烈士,魯中區費東縣在此修建烈士陵園,于陵園北端立“抗日烈士碑”,刻烈士英名。陵園前立“抗日烈士公塋”碑,313位抗日烈士墓冢分別安葬東西兩側,并于陵園內栽植松柏,陵園于當年10月建成。陵園建成后,當地民眾精心管護,清明時節,為其掃墓添土??谷諔馉巹倮?,原青石區歸還沂南縣。1977年12月23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公布大青山戰斗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春,上級撥款維護烈士墓,維修擴建陵園。1988年1月,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陵園為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2006年,陵園再次修建,建“大青山突圍紀念館”,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題寫了館名。館內展大青山突圍戰內容,作為黨員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參觀學習基地。2009年,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公布“大青山突圍紀念館”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以來,投資300余萬元,對陵園紀念設施進行了全面提升。將原有313座土石結構烈士墓更換為大理石烈士墓;修建并遷入本籍散葬烈士墓64座;新建了孟良崮戰役松泉峪阻擊戰烈士公墓,并將阻擊戰中犧牲的烈士遺骸遷入其中。陵園內鋪裝了大理石路面,修建了排水設施,綠化了園區,建大青山戰斗銅質雕塑2座。2015年1月30日,陵園被臨沂市人民政府公布為臨沂市第一批重點抗日戰爭遺址。陵園自2006年以來,年接待參觀學習、瞻仰悼念烈士的達3萬余人次,成為沂蒙主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著名的紅色文化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