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就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抓好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工作的十條措施》(以下簡稱《十條措施》)進行解讀。據介紹,針對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聚焦解決當前個體經營者、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發展和增加就業機會的突出問題,山東在前期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制定了《十條措施》,全面扎實推進“六穩”“六保”工作。
4月份,全省新登記企業8.7萬戶,新登記個體工商戶15.5萬戶,總量分別發展到323.7萬戶和737.5萬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分別比上月提高2.2個、3.7個百分點,生產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復,主要經濟指標繼續呈現回穩向好發展態勢。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這一山東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疫情發生以來,我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出臺了《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切實加強疫情科學防控有序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的通知》《關于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融資擔保、稅費減免、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取得了積極效果。但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受全球疫情沖擊,國內消費、投資、出口下滑,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仍面臨著嚴峻挑戰。
《十條措施》包括了稅費房租、經營方式、社會保險、融資保障、創業服務、線上銷售等方面內容,基本涵蓋了涉及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脫困發展的關鍵環節。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介紹,文件制定把握四個原則:
突出精準性、操作性、時效性,確保政策管用好用。比如,提出支持夜經濟等特色經營方式發展。要求各縣(市、區)6月15日前,制定并公布負面清單。對戶外經營,實施審慎包容監管。對依法從事的擺攤經營,豁免辦理營業執照,政府相關部門不收取任何費用。
聚焦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脫困發展,以及重點群體就業需要,著力解決實際困難。比如,提出對就業困難群體和中小微企業實施社會保險補貼、以工代訓補貼;對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在信貸資金、動產抵押方面進行支持。
既立足緩解當前疫情影響,救急扶困、留住青山,又有利長遠,搶占發展空間。比如,提出延長房租減免。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國有企業增強大局意識,帶頭履行社會責任,積極主動落實房租減免政策,與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共同戰“疫”、共渡難關,文件提出,將減半征收房租期限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用真金白銀的支持,贏得市場主體的輝煌未來。
針對關鍵點和薄弱環節,將有限財力和資源用在刀刃上,突破一點、帶動全面。同時,對已出臺政策不再歸集明確,在延續性和一致性上提出了要求。比如,提出在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基礎上,在地方權限內,從文件發布之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對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免除一切稅費。
袁培全介紹,為推動《十條措施》落實落地落細,切實讓個體經營者和小微企業充分享受政策紅利,充分感受政策溫暖,下一步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一是多形式多角度宣傳政策。組織各級媒體深入宣傳《十條措施》,運用報紙、廣播、電視、客戶端、網站等渠道,統籌大屏小屏、線上線下廣泛宣傳。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第一場,后面還會陸續邀請責任部門解讀《十條措施》政策和相關工作情況。
二是制定具體操作指南。針對《十條措施》內容,相關部門正在逐條制定操作指南,近期將統一面向社會發布,讓企業和群眾看得懂、用得上。
三是建立服務電話制度。在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立服務電話,電話號碼是0531-86198610,全天24小時接聽,負責受理市場主體和群眾訴求,并按照部門職責進行分辦,責任部門接到訴求后1個工作日內予以答復。歡迎大家積極反映情況。
四是持續開展督促檢查。由省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四進”專班加強政策落實效果的督導調度和跟蹤問效。對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要追責問責。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付玉婷 報道)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