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沂蒙精神 接入高鐵網絡 造福千萬人民
沂蒙老區駛出首班“復興號”
11月26日,“復興號”動車駛出蒙山沂水
在魯南高鐵日照至曲阜段飛馳。 □CFP供圖
本報臨沂11月26日訊 11:50,臨沂北站,看著銀白色G5587次列車緩緩駛離,74歲的龐建云有點悵然若失。
今天,龐老漢起了個大早,從臨沂市蘭山區棗園鎮趕了10多公里路,盤算著趁早能買上票。沒想到,更多人比他還心急。因為高鐵開通,沂蒙老區的人們像是在過年。
魯南高鐵日照至曲阜段26日正式通車,G5587次“復興號”成為駛出沂蒙老區的第一班高鐵列車。這條線路橫貫沂蒙腹地,將莒南、蒙陰、費縣等多個“紅色搖籃”串成一線,接入全國高鐵網。至此,沂蒙老區邁入“高鐵時代”,在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中走在前列。
2013年1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臨沂考察時叮囑當地干部,讓老區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的支持,形成促進革命老區加快發展的強大合力。2014年4月獲國家發改委批復、2016年12月開工的魯南高鐵,正是落實總書記殷殷囑托的生動實踐。
與未能買票上車的失落相比,G5587次列車開啟的是歡樂之旅。車廂里,帥小伙宋統全捧出99朵火紅的玫瑰,向女友孫佰艷求婚。作為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員工,他與女友愛情長跑8年,3次因魯南高鐵建設工期緊張推遲婚期。近3年的建設期,2萬余名鐵路建設者日夜奮戰,終于圓了老區的高鐵夢。
中鐵十四局魯南高鐵項目部工委主任丁宇翔說,魯南高鐵也是沂蒙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體現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村民張加全騰出剛裝修的工廠作項目指揮部,分文不取;不少村民主動砍掉自家果樹,像當年支援前線一樣支持建設一線。
設置在臨沂的5個站點中,厲家寨站引人注目。幾十年前,厲家寨人愚公移山、整山治水“是一個好例”。如今,近九成村民種植的櫻桃是厲家寨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已有3萬畝規模。過去交通不便,厲家寨櫻桃很難闖出名堂。高鐵的開通帶來新希望,厲家寨已提前布局,吸引高端人才,蓄力打造櫻桃采摘與紅色旅游相結合的鄉村游。
臨沂市去年基本完成脫貧任務,又將今年確定為脫貧攻堅“鞏固提升年”,高鐵將成為1000多萬沂蒙老區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
得益于公路運輸專線多、線路長、輻射廣,素有“商貿物流之都”美譽的臨沂卻獨缺高鐵這一環。“物流之都插上高鐵雙翼,將會迎來新的騰飛。”以物流為主業的山東順和集團董事長趙玉璽說。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車廂里,《沂蒙山小調》第三代傳唱人宋守蓮即興獻唱,引來大家同聲相和,列車在歌聲中駛向遠方。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常青 報道)
初審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