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山東省千佛山醫院里來了一名普通的山大在讀研究生,她的出現卻讓周圍群眾紛紛伸出了大拇指,因為她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好事。
汪芮是山大臨床醫學院2014級的碩士研究生,2015年初她與同學一起,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沒想到今年1月,真的有一名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兒,與她配型成功了。汪芮腦中立刻浮現出,在醫院實習時見到白血病患兒的樣子——要做化療,頭發都很短,戴著口罩,還會出現貧血。
汪芮答應捐獻造血干細胞后,并沒有告知家人。媽媽得知消息從老家淄博趕來醫院,全程都處于緊張和擔心中,對山東廣播電視臺《每日新聞》記者說:“我開始挺生氣,這么大事不跟家里說,也是怕會有后遺癥之類的。她爸爸很支持,說加入資料庫的時候就該有這個心理準備。”
采集過程有些漫長,但好在并不痛苦。汪芮的性格也格外開朗,與周圍人交流時,臉上始終帶著笑。
這次捐獻的供受雙方,兩地醫院遵循“雙盲”原則,相互保密。汪芮的主治醫師說,其實這種配型成功率極其低,多年來全山東也才成功了541例。山東省千佛山醫院血液內科醫生徐文偉說:“這種非血緣關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幾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