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齊魯晚報張剛大篷車組織齊魯志愿者一行四十余人前往長清,看望雷鋒的生前戰友——劉成德老人。這支志愿者隊伍由山東師范大學2016級化學5班的同學和齊魯志愿者沙鳳母子、張秀華等人組成。
劉成德老人今年82歲,住在濟南市長清區歸德街道薛莊村。知道孩子們去看他,他特意穿上了整潔的毛呢大衣,胸前別上了雷鋒胸章。當過兵的他身材魁梧,雖然年過八旬,依然精神矍鑠。
劉成德年輕時在沈陽軍區當兵,與雷鋒有過一段交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55年前,在1962年的冬天,面對戰友的機帆船觸礁即將沉沒,劉成德不顧自身安危,一頭扎進冰冷的海水,挽回了14名戰友的生命。這個事跡深深感動了雷鋒,在兩人分別之際,雷鋒跟劉成德留言:“親愛的劉成德戰友,你是優秀的共青團員,是我永遠學習的好榜樣。”
雖然接觸時間不多,但是劉成德和雷鋒志同道合,兩人約定共同進步。不幸的是,就在同一年,雷鋒因公殉職。悲痛中,劉成德決定將雷鋒的精神繼續傳承下去,遵守他與雷鋒之間的約定,成為了他一生的信念。
退休后,他將雷鋒送給他的贈言裝裱起來,把雷鋒的塑像立在自己家里,并用塑料包裹著隔離灰塵。為村里指揮交通、照顧村里癱瘓病人、打掃門前小廣場……雖然劉成德老人做的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小事他一做就是幾十年。大冬天指揮交通,他耳朵上至今還留有凍瘡的疤痕;照顧村里的病人,第一茬香椿出來,他讓病人先嘗嘗鮮;打掃門前小廣場,不小心被鈍器劃傷縫了十幾針,照樣繼續打掃,小廣場比自家院子打掃得還干凈。
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雷鋒精神,無形中帶動了現代社會許多人學習雷鋒。時代變遷了,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劉成德老人依然堅守著幾十年前的信念。當齊魯志愿者一行來到劉成德老人的家中時,老人拿著裝裱著的雷鋒給他的留言,給齊魯志愿者們講起了他與雷鋒的故事。
隨后,劉成德老人和志愿者一同來到劉成德事跡展覽館。劉成德事跡展覽館位于歸德街道文化中心二樓,由劉成德事跡介紹區、劉成德實物陳列室、雷鋒事跡展室、精神文明創建成果介紹區及學雷鋒工作站五部分組成,展覽館以大量珍貴的照片、圖片、文字和實物集中展示了雷鋒以及劉成德的感人事跡。
在展覽館工作人員講解時,老人和志愿者站在一排,認真地聽著,沉浸其中。這次看望劉成德老人,使齊魯志愿者更近距離地接觸了雷鋒精神,劉成德傳承的雷鋒精神會化作一顆種子,埋在這些志愿者的心中,開出善良和奉獻的花朵。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實習生 劉雙媛)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